馬凱|孰令世界落入不公不義?

● 馬凱/《經濟日報》前總主筆、中華經濟研究院前研究員

歐美疫情橫行,尤其全球首強的美國反而淪為最大災區,染疫人數直綫飆升,忽爾已逾300萬。而且每日確診病例有增無減,超過5萬之後仍持續攀升:專家估計,依此趨勢,不久即可能增至每日10萬。由於疫苗問世尚遥遥無期,勢必拖過年底,則在這半年之間,美國染病頗有可能達到一、兩千萬之譜,何其可怕!

國富民強、科技稱霸兩百年的美國,疫情何以不堪至此?有一說是,貧富過度懸殊,富者富甲天下,而貧者難以立足,又為數極多;因此疫情爆發,眾多貧者毫無招架之力,遂令新疫一發不可收拾。但何以40年來貧者愈貧而富者益富?

主要的原因就是富人藉以聚斂財富的市場怪獸,在政府縮手,不但不加約束,甚或還時時為虎作倀的情况下,讓財富高度集中於極少數人之手,而無數窮人幾乎永遠翻不了身,更在小政府、市場化高唱入雲下,得不到基本的安全與健康的保障。其所以如此,正是40年來唯美國馬首是瞻的新自由主義惹的禍。

另一說是,在新自由主義的高調下,美國政府放任投機壟斷,尤其在雷根總统任内放任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開放金融機構從事高風險的投資行動,使富人攫取暴利,而市井小民則鬧得負債纍纍任人宰割。身擁重金者又挾其資財遊說政府,操縱選舉,令官方青睞盡落於富人身上,貧者、弱者則輾轉溝壑,乏人聞問,疫情一至,即全面崩潰。

還有一說是,美國學者專家,政府上下,政商名流,40年來奉個人自由如神靈,任何約束、任何干預,都要退避三舍。因此疫情排闥直入如無人之境,一切預防措施、自我約制,都在自由之名下潰不成軍。尤其年輕人更是放肆妄為,一開始貿然斷言新疫乃是黃種人專利、老年人殺手,而肆無忌憚。又見川普總統為選票而荒唐以對、輕忽鄙視,更加無所忌憚為所欲為。再加上眾多美國人民以自由為名拒戴口罩,甚至不准他人為之。如此百無禁忌的自由風氣,無疑又是新自由主義主領風騷40年的產物。

美國開風氣之先,引領各國崇奉經濟開放,市場自由,並不只是紙上談兵而已,更憑藉創設的國際經濟與金融機構利用種種機會利誘威逼落後國家投入。犬其跨國企業的壟斷力量更乘機排闥而上,全球除了少數極權國家之外,亦多淪為壟斷的犧牲品。

如此罪孽深重的新自由主義,竟何以從40年前開始在英美兩強的歌頌膜拜之下被奉為救星,聲勢日壯,各國景從,終於蔚為世界潮流?其始作俑者非英國的鐵娘柴契爾夫人莫屬;但推波助瀾,迅即主領風騷,高舉自由大纛的,則是演員出身的美國總統雷根。但並非他們二人神通廣大,兩隻手就能開出風行世界的新潮流;而是他們機警地抓住了當時的大勢,聰明地趁勢而起。

1980年代確是翻轉風雲的大好時機。英國在左傾的工黨政府長期推動國進民退、福利國家的大政府政策之下,搞得經濟停滯、財政瀕臨破產,而被譏為「英國病」。右傾的保守黨領袖柴契爾上任後為力挽狂瀾,乃施展鐵腕,一面鼓吹民營化、市場化,一面大力縮減福利支出。不數年即氣象一新,痛改積弊,贏得「鐵娘子」美名。

當時的美國又是另一個故事。1970年代,美國經濟學界百花齊放,新流派紛紛破士而出,各領風騷數十年。其中鋒頭最健的,就是與凱因斯學派纏鬥數十年,終於在經濟滯漲群醫束手的情况下脱穎而出的弗利得曼。

他力主財政政策無效,對治通貨膨脹唯賴嚴控貨幣供給。他的「唯貨幣論」,熬到1970年代總算遇到出頭之日。1973與1979兩次能源危機,油價大漲推高百物價格,但也導致經濟衰退,使凱因斯的財政政策進退維谷,各國只能求助於唯貨幣論。果然一戰成功,辯才無礙的弗利得曼聲譽鵲起,氣勢無人能敵。

但他強調,管控貨幣供給的威力強大無比,然而卻不能準確預估發威的時點與方式;所以最佳策略就是訂定嚴格的規則,讓它跟隨長期經濟成長率穩定地增長,輕易不加擾亂。不僅貨幣政策如是,政府的大黑手必須完全退出市場,讓它自由運作,容許企業盡其全力追求最大利潤。這才是他的思想主軸,隨著他的聲名大噪,遂令經濟自由的浪潮翻騰而起,他也成了最受矚目的掌旗手。

但他並非獨樹一幟,與他唱和的,還有公共選擇學派及供給學派。前者指出,政府官員的做為,跟一般人一樣,都是依其本身利害而做的選擇;若不昧於此,將人民的身家性命盡皆託付,必得不償失。因此,政府的手退得愈遠愈好。供給學派則主張,經濟興衰决於工作者的勤奮與投資者的積極,對二者宜獎不宜罰;而課稅就是最大的懲罰。因而減輕租稅負擔,方可鼓勵大家努力工作、投資者勇於投資,經濟自會蓬勃興旺。

隨後又有合理預期學派叱吒風雲,認為一般人皆能對重大事件將引發的後果合理地預期;政府在應對經濟波動時所採取的對策,若在眾人料中,而採取適當的因應,則一切政策都將徒勞無功。政府若非愚不可及,就該縮手讓經濟自行運轉。這些思潮在1980年代相互輝映,蔚為當代經濟思想的主流,見不到有力的對手。

雷根總統一方面承受著與英國柴契爾夫人類似的大政府主義的重擔與滯漲的壓力;一方面又浸淫於高唱還經濟自由、大政府縮手的新潮流之中;乃將民營化、市場化、自由化與上述主張融合,一面大幅減稅,一面大力削減對市場的管制與干預。在英美兩大巨擘隔海唱和之下,新自由主義的道路乃愈行愈遠、愈來愈開闊,主宰人間40年。

出處: ETtoday論壇新聞 | ETtoday新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