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凱|新總統要許年輕人一個幸福的將來

●馬凱/社會企業公約基金會創辦人,經濟評論家,《經濟日報》前總主筆,中華經濟研究院前研究員。

20年來,臺灣受惠於前一代開創經濟奇蹟之遺緒,雖歷任政府皆治國無方,復困於意識型態及政治鬥爭,乏善可陳,但各方面仍持續緩步向上,唯獨對不起20年間這一整代好的年輕人,拿他們做了犧牲。因此,這至少綿亙20年的年輕一代,雖然有幸生長在一個比諸其先輩較舒適的大環境之中,卻被不幸地剝奪許多更珍貴的東西。

幸運的一面是,由於前面30年經濟飛躍增長,國民所得每8年翻一倍,到1990年代,實際上已可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在物質生活上,媲美歐美,年輕人已無看好萊塢電影而自嘆弗如之缺憾。

同時,在鄧小平高喊三通,而蔣故總統開放探親,以及1992年雙方達成所謂的「九二共識」以來,兩岸劍拔弩張的緊張形勢漸趨緩和,戰爭的陰影也日益淡薄。讓年輕人無需跟他們的父執輩一樣,在恐懼中度日。

再次,戒嚴終於解除,反對黨成立,民主的規模漸具,思想大獲解放,教育的管制也見形式上的放寬。更足稱道的是,全民健保成功建立,躍升全球第一品牌,讓人民解除了對生病的恐懼,使治安一向良好的臺灣,成為最安全的居住地。

「教改」害了這一代的年輕人

但伴隨這些物質與形式上的幸運,年輕人也迎來更大的不幸。對他們傷害最深遠龐大的,就是國家放棄了他們。20多年來,歷任政府聯手剝奪了年輕人開發潛能、孕育智慧、砥礪品德、學習一技之長的機會。罪魁禍首就是李登輝總統任命化學家李遠哲力推的教育改革。這一套打著美國招牌,高喊校園民主、教授治校、大肆胡亂擴充大學的所謂教改,徹底摧毀了賴以開創經濟奇蹟的技職教育,將惡質的政治鬥爭風氣引入校園,造成簧宮烏煙瘴氣。教授評鑑以及唯美式論文是問,導致校園濫竽充數、學風一落千丈。從此,工廠找不到稱職的技術工人,研發部門難覓認真的專業人才,而年輕人就如此被大規模報廢。

這一群學無專長的年輕人,眼高手低,既不能大展長才,又無法養家活口,成為數十年來,光彩最黯淡的一代;但卻要面對最沉重的生活負擔。20多年來,房價上升好幾倍,使得房價所得比遠高於國際水準;是想成家的年輕人最難以克服的門檻。

再者,子女本是一個家庭必不可缺的成份,但養育子女,更是千鈞重擔。生育、還是其中最輕鬆的一塊。出生之後,從費用昂貴的各種預防針,到索價天高的保姆、托兒,以及其後的幼兒園,靦腆的所得,已占去了一大半。再往上,除了要及早遷入房價天高的明星學區,還有從小學、國中、高中甚至大學的惡補開支;而且除了補功課,還要惡補各種才藝,一直到大學畢業甚至讀完研究所,出國留學,方才可以喘一口氣。對於每一個得靠夫妻共同養家活口的年輕家庭,這是多麽可怖的帳單!要鼓起多大的勇氣才敢生兒育女?更不要說二胎、三胎?因而少子化的問題每況愈下,已經病入膏肓。結果,愈來愈少的年輕人,要奉養比重急遽升高的年長者,肩頭的負擔只會日益沉重,永無了期。

立業,只是覓一個可以衣食無缺的工作,也是十分艱難的挑戰。扭曲的教育體制,剝奪了年輕人砥礪成才,乃至獲得一技之長的機會;而經濟的大環境,則讓人人都難見到光明燦爛的前景。在1960到80年代,臺灣獨當世界廠重任之時,經濟飛躍發展,只要肯努力,認真打拼,人人都能出頭天、發大財,前途一片光明。

但自從1986年世界工廠遷離之後,歷任政府怠於為臺灣另謀出路、再闢新機,一味搶殘守缺,苟且遷延20年,成長率從兩位數一瀉而下,到保2、保1,仍然渾如不覺,才造成今天年輕人這般光景,整個經濟暮氣沉沉,唯賴抱大陸大腿苟延殘喘。

開年以來,習近平提出「習五點」,強推以一個中國原則為基礎的「兩制台灣方案」,令人心惶惶,掀起強烈反彈。而聲勢日低的蔡總統見機不可失,高喊堅拒「一國兩制」,並將硬指為等同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也一併否定,使得海峽難得的平靜又風雲再起,年輕人指望的和平歲月,恐怕又要泡湯了。

國勢日衰,前途暗淡,這乃是歷任領導者最大的過失,也是年長者不能逃卸的共業。1124大選,唾棄國、民兩黨的年輕人終於覺醒;儘管他們尚未充分了知上一代究竟對他們犯下了什麼大錯。一次更重要的大選即將展開,爭取大位者若也不能了然於此,恐怕難獲年輕人的心。但這些年長者,抱著贖罪的心情,為年輕人爭取一個幸福的將來,不正是他們虧欠這一代的?

出處: ETtoday論壇新聞 | ETtoday新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