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凱 | 台灣自毀好學愛智的扁擔
曾經有一段時間,中外學者為一個問題聚訟不休:為什麼工業革命之後,歐美國家經濟突飛猛晉;而龐大的中國則如一頭病懨懨的睡獅,停滯不前?有一種學說受到各方肯定,認為一切都來自文化的殊異;西方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相互為用,促使經濟快速發展;而中國的儒家思想則是最大絆腳石,讓經濟深陷泥淖,難以超拔。
不過此說二十年來早被拋諸九霄雲外。且不說深受儒家文化薰陶的台灣半世紀前即領先群倫創造出經濟奇蹟;近三十年大陸異軍突起,連年成長率達兩位數,不旋踵已超越歐日,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顯然儒家文化比新教倫理更有助於經濟進步。但究竟其中哪一部分扮演著關鍵角色?。
觀察上述文化差異,顯然儒家對學習與求知的重視最為突出。君不見美國明星學區的住家,多被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東亞家庭搶占一空。台灣所創造的經濟奇蹟自與此有密切關係。半世紀來,每個家庭,不問貧富,都竭盡全力讓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甚至因而演成升學主義歪風。而主政者則順應民情,有效地鋪設出兩條學習軌道:在完善的基本教育之後,條件許可的家庭讓子弟按部就班地從高中、大學到留學,善盡其才。家境清寒或者不適合鑽研學術者,則能順利進入技職體系與師範教育,培育出在社會及產業第一線努力打拚的幹才。
就是因為高等人才輩出及源源不絕充滿每個角落的基層技術人員,台灣才能迅速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反觀近三十年的大陸,其學子辛勤向學努力求知的精神,也毫不遜色。
惜乎我們在衣食豐足之後,竟然拋棄了扁擔!先是打著教育改革的大纛,擴充大學數倍,搶走了技職體系僅有的人才。然後又力促技職學校放棄技術教育,投靠科技大學,改以論文及考試定勝負,使供給基層技術人才的技職體系全面崩壞。同時高喊校園民主貶低教授地位,唯以期刊論文定高下使教授無心教學;而濫竽充數者太多,又使受教者不斷向下看齊。更藉扶持高科技產業之名,誘之以國防役之利,將頂級人才葬送於平庸事務之中;儘管仍有許多好學愛智的佳子弟,也無力可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