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大心細求變 救怯懦島

近三十年,台灣一步一步變成一個十足的怯懦島。面對一切機會,不敢去掌握;面對一切挑戰,選擇去逃避;面對一切新事物,只看它可能帶來的威脅與可能造成的損害;面對一切外來的人,唯恐會吃掉一口我們碗中的飯,搶走一個在地人的工作,卻完全不考慮因此可以獲得更多的生產力、新頭腦與新的刺激。

於是,台灣從上到下充滿了得過且過、因循苟且、膠柱鼓瑟、拒絕改變的懦怯心態。然而全球大環境與台灣內部的小環境,卻不會如我們所求靜止不變。

三十年間,全球落後國家猛然覺醒,以台灣經濟奇蹟式的發展模式為藍本,紛紛開放本國廉價勞力與土地資源發展加工出口業而大發利市;甚至建立起超大的世界工廠,將先進國家的高價勞力逐出市場、訂單搶奪在手,令無數製造廠商紛紛外移至新興國家。這一個猛醒,讓推動全球經濟成長先進國家掌控了二百年的動力火車頭終於轉手。

台灣正是這一場猛醒大戰的始作俑者,也因而失去了此前三十年帶領台灣經濟高速成長的唯一發展策略,卻渾然不覺。我們不但不知道自此世紀大轉移中掌握最有利的商機;更茫然不知,既有發展策略落入他人之手後,台灣將如何自存?

三十年間,全球貿易在GATT與WTO的主導下,加速自由化。但與此同時,愈來愈多國家透過自由貿易協定(FTA)乃至進一步的區域自由化追求幾達上限的自由貿易。後者更喧賓奪主,反過頭來削弱了WTO推動全球自由貿易的力度。因而凡無法加入區塊或FTA的國家就成了自由貿易浪潮下的化外之民。台灣正是最極端的例子。

但這一次卻不完全由於台灣拒絕加入;而是在對岸的強力杯葛下,不得其門而入。但有一個機會則完全是由於怯懦、逃避及短視而自我放棄的。那就是在全世界都對台灣關上門的時候,我們自己先把大門打開,由點而面地將台灣變成自由島。一方面可引來無數國際企業、廠商、金融機構,分享台灣的地理優勢與經濟機會;一方面連對岸也公開宣示願與台灣的自由貿易特區進行特區對特區的對接。當一個又一個可比新加坡的自貿特區出現,台灣豈會不脫胎換骨?

出處: 理財周刊